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年 美国 ENIAC ENIAC的出现不但实现了制造一台通用计算机的目标,而且标志计算工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仅仪半个世纪,计算机已经使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发展到了信息化社会。虽然ENTAC于1955年正式退役,井陈列于美国国立博物馆供人们参观,但它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记载在人类的文明史册中。
自从ENIAC问世后,人类为提高电子计算机性能的欲望从未减退过,并在20世纪50年代初,除美国外,英、法、苏联、日本意大利等国都相继研制出本国的第-台电子计算机,我国也于1958年研制成自己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可是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计算机的性能并未出现奇迹般的提高,它的运算速度每秒仅在数千次至上万次左有,其体积虽然不像ENIAC 那样庞大,但
也占了相当大的空间,耗电量也很大。真到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迎来了第一次大飞跃的发展机遇,其性能出现了数十倍以至几百倍的提高,这就是用晶体管替代电子管的重大变革。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IBM的System/360和DEC的PDP -8。
4.硬件技术对计算机更新换代的影响
5.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系统有384个运算处理单元,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2010.6,中国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落户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