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测试作为改善产品的重要工具之一,揭示的是用户体验——人使用物品时的个人体验。可用性测试可以揭示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交互,即可揭示出有效性(能否完成某个任务)、效率(完成任务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或满意度(操作任务时,用户体验满意的程度)。实际上,可用性测试并不复杂,简单概括是观察用户使用产品。通过观察有代表性的用户,完成产品的典型任务,发现并评估可用性问题,后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如何设计和进行可用性测试?基于可用性测试是针对界面原型或者产品的具体特性进行的结构化访谈,所以可用性测试一般包含以下几步:
首先,设计测试任务。设计测试任务是可用性测试前期计划的核心。设计者要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计测试任务,以保证我们的测试任务能真正反映用户的实际目标,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设计。一般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任务不宜过多,必须是中腰的、核心的,用户可能会出问题的任务。为保证任务的逻辑性,以及测试的场景,可以在正式访谈之前,找公司的内部员工,进行预测试。
其次,招募用户。可用性测试关注的是用户的操作行为,所以在招募用户的时候,不仅要考察用户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还要考察用户的产品或相似产品的使用经验以及使用行为。一般的可用性测试,只需要招募8—15个用户能反映出产品的绝大部分问题(可参照下方Nielsen的经典图表)。对于如何找用户的问题,我们可以基于便利性原则,从熟人中筛选合适的。但是一般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用户库,为保证用户反馈信息的客观性,也可从用户库中选取,这种招募用户的方式往往成本比较高。企业可以维护一部分稳定的用户库,这样可以提升可用性测试的科学性。
第三,正式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用户研究人员的角色转变为产品的设计人员,但是应当切记的是,在测试过程中,主持人不要教用户该如何使用产品,或者过分的向用户推销产品。测试前,主持人需要做的是致欢迎辞,自我介绍,向用户说明测试目的,如果需要录像或录音都应向用户讲明白,并签署保密协议。在此期间,主持也可问用户的基本信息,并给用户几分钟时间浏览或熟悉产品。测试中,主要是用户执行任务。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主持人向用户宣读任务或者给予用户任务列表,用户自己完成任务。而主持此时要做的是观察用户的操作行为,识别用户情绪;当用户遇到困难时,尽量不提供帮助,但是可以给予鼓励。在用户完成一个场景的任务时,可以适当的发问,但应尽量简单。另一种是访谈法,主持人扮演的是访问员,在用户试用产品的时候,引导用户完成任务,并及时发问。测试完成后,主持人应向用户致谢,并给予用户报酬。在此还应注意一个问题,是访问员在访问过程中,应当着重记录用户做了什么,而不是用户说了什么。
第四,分析和评估可用性问题。在完成测试后,主持人应该趁着记忆犹新的时候迅速的将信息整理出来。把用户相关的操作,提出的问题,和我们自己发现的问题迅速地写出来。但不要快速的下结论。对可用性问题进行严重性评估,可以把大多数资源分配到严重的可用性问题上去,并且可以对这些问题是否需要额外的可用性努力进行粗略的估计。如果在一个界面中,严重性评估表明,存在着几个灾难性的可用性问题,那么,放过它们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一个系统,仅仅存在一些本质上可以被认为是装点门面的几个可用性问题时,我们通常会让其发布。
一个可用性问题的严重性是以下三个因素的组合:
可用性测试的优势在于发现人们如何执行具体任务,因此应该用它来检查每个独立特性的功能点向预期用户展示的方式。可用性测试更适合用于突出潜在误解或者特性实施方式中的固有错误,而不是用来评估整个用户体验。从开发周期的早期到中期,可用性测试对于定义特性、功能点和它们的开发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可用性测试的目的是完善产品,提升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