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

Vevina ·
更新时间:2024-11-11
· 691 次阅读

名词术语 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能够作为实物货币的物品通常具有被广泛接收和容易转让的特征。实物货币的弊端是形体不一,不以分割,保存,不便携带,价值不稳定。 金属货币: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等优势,更适于充当货币。 纸币:即纸质货币,包括了国家发行的纸制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和银行发行的纸制信用货币等。 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账的结算的银行存款等。信用货币在流通中发挥的各项货币职能主要是依赖于其发行机构的信用基础。 银行券: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价值。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等。 铸币:是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铸币的出现,克服了秤重货币使用时的种种不便,便利了商品交易。 电子货币: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的取得基于持有人的存款或贷款,因此电子货币可以视为信用货币的一种存在形式。 数字货币:是数字化形式的货币。数字货币不同于虚拟货币。因为它能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局限在虚拟经济中。 货币层次:是指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层次划分时,都以“流动性”作为依据和标准。 交换媒介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职能。货币的产生,形式的演变,作用的发挥等也都与交换媒介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资产职能:是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货币发挥资产职能,是由于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储存货币等于储存社会财富,同时货币还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随时用于购买能力。 狭义货币:货币层次中的现金与银行活期存款,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最直接的购买能力。 准货币: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潜在购买能力 广义货币:包括狭义货币加上准货币,它不仅包括社会直接购买力,而且还包括了社会的潜在的购买力。 货币存量: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个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余额。 货币增量:是指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其大小通常用增长率指标表示。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的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币: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一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货币单位:是指货币的计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规定货币单位的值两个方面。 自由铸造:即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材料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属货币;公民也有权把铸币融化,还原为金属。 限制铸造:是指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其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发挥各种职能。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国货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参与国都应自觉遵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国参与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一般只能在评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各国也随后纷纷宣布放弃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牙买加体系:是继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新国际货币制度。1976年1月,国际货币组织的成员国在牙买加签署了”牙买加协定”。牙买加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和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公式汇总 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
M0 = 流通中的现金
M1 = M0+ 活期存款
M2 = M1 + 准货币 = M1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 居民储蓄存款 +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 其他存款 名词术语中英对照表
中文 英文
货币 money
币材 material money
实物货币 physical money
金属货币 metallic money
纸币 paper money
银行券 banknote
存款货币 deposit money
电子货币 electronic money
交换媒介 media of exchange
交换手段 means of circulation
计价标准 standard of value
支付手段 means of payment
流通性 liquidity
通货 currency
准货币 quasi money
货币制度 monetary system
国家货币制度 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货币单位 money unit
主币 standard money
辅币 fractional money
银本位制 silver standard
金银本位制 bimetallism standard
格雷欣法则 gresham‘s law
金本位 gold standard
金块本位制 gold bullion standard
金汇兑本位制 gold exchange standard
国际货币体系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金平价 gold parity
布雷顿森林体系 Bretton Woods System
牙买加体系 Jamaica System
主要内容 提纲
货币与货币制度 内容之间的关系
内容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原理,理解重难点问题 1.如何理解货币及其起源? 2.如何认识货币形式的发展演进? 3.如何理解货币的职能和作用? 4.如何理解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内容与意义? 5.如何货币制度的类型与关系? 6.如何认识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7.如何认识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8.如何认识区域性货币制度? 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货币的起源是理解货币本质,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货币形式演进的基础 货币形式的演进是理解货币制度演进发展的起点 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是理解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宏观调控的基础 货币职能是研究货币需求的基础 国际货币制度是理解汇率制度,国际储备管理,对外均衡的基础

货币是金融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理解金融问题的关键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货币的职能 关于货币职能的不同归纳与表述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32年)指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2.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 ,对金属货币-金币的职能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个职能; 3.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交换媒介和贮藏财富的职能; 4.计价标准,交换媒介(交换手段和支付手段)与资产职能(财富和价值贮藏) 计价标准(价值尺度,计帐单位) 含义:表现,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形式:为商品标价 条件:确定货币单位并保持稳定 特点:观念上的货币 作用:降低价值衡量的成本,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媒介(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含义: 1)流通手段(交换手段):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独立运动形式的单方面转移 形式: 1)现实的货币,形成交易性货币需求 2)货币形式多样,货币发挥交易媒介职能的便利性是货币形式演变的主要推动因素; 作用: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丰富交易形式,提高交易概率 资产职能(财富和价值贮藏) 含义:采用货币形式积累和保存财富 形式:货币窖藏,存款等 特点:现实的货币,形成投资性货币需求 作用:丰富财富储存形式,提高财富储蓄存的流动性 货币的作用 货币职能的积极作用 降低价值衡量成本和交易成本 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丰富交易形式,提高交易效率 丰富财富储存形式,提高财富储存的流动性。 货币职能的负面影响 货币将商品交换分离为买和卖两个环节,是商品的买和卖脱节,为供求失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货币支付手段形成了交换者之间复杂的债务链条,产生了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同时也可能造成信用膨胀。 货币对人类的思想意思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货币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突破了狭小的天地。在缺少货币的社会,人们积累的是实物财富,而实物财富的转移相对困难,限制了人们行动的自由,人们的思想也多手禁锢。货币出现以后,人们的活动领域大为扩展,货币“使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再受某地传统习俗及偏见的束缚,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商品生产的扩大,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货币进行财富的积累和承袭,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欲望,刺激了生产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 货币拜物教的出现与影响 货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货币中性观 货币面纱论:货币是覆盖于实体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对实体经济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由于公众的理性预期和预防性对策,货币只能影响名义变量,不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货币非中性观 货币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是改变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内生变量 凯恩斯学派:货币幻觉与货币的作用 货币学派:“货币最重要”

货币对社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货币层次划分与统计 什么是货币层次 直观的看,货币层次是货币量的统计口径,每一货币层次就是一种货币量统计口径 本质上看,货币层次是对发挥货币作用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的一种分类
什么是货币层次 如何划分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流动性” “流动性”的含义:指金融资产作为交换媒介的方便程度,体现为金融资产随时以其全部的面值进行支付的能力
如何划分货币层次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流动性强弱与其涵盖的金融资产的涵盖的范围成反比
货币层次流动性强弱与其涵盖的金融资产的范围成反比 不同国家货币层次不一,且各层次包含的金融资产不同
名词 含义
IMF广义货币 通货 + 可转让存款 + 其他存款 +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 债务证券
美国的M2 流通中的现金 + 非银行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 + 活期存款 + 其他支票存款 + 储蓄存款 + 小额定期存款 + 零售货币市场共通基金余额
英国的M4 英镑现钞硬币 + 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清算存款 + 非货币金融机构持有的英镑钞票和硬币 + 英镑存款和大额可转让存单+ 商业票据 ,债券,远期浮息债券,货币金融机构发行的期限在5年内的金融工具 + 源于回购的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 + 估算的非货币金融机构持有的英镑票据
欧元的M3 流通中货币 + 隔夜存款 + 2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 + 3个月内的通知存款 +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 回购协议 + 2年内到期的债券
日本的M3 流通中现金 + 即付存款 + 准货币 + 定期存单 + 邮政储蓄存款,信用合作社存款,劳动金库存款,农业合作社存款,渔业合作社存+ 金钱信托
我国的M2 流通中现金 + 活期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 + 其他存款
各国货币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 美国1944年美联储开始统计公布M1数据,包括银行体系外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狭义货币。 1971年美联储部分金融创新产品纳入货币层次,同时调整了各层次货币包含的内容。 1980年美联储简化了货币层次,2006年停止统计公布M3层次,目前美国货币层次简化为连个层次。 1.M1= 流通中现金 + 非银行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 + 活期存款 + 其他支票存款(包括:存款机构的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账户,信用合作社股金提款账户) 2.M2 = M1 + 储蓄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小额定期存款(金额小于10万美金的定期存款) + 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日本1944年以前,日本中央银行仅统计现金规模; 1949年后活期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 1955年储蓄存款合通知存款纳入货币统计范围; 1967年开始统计定期存款,建立了M1,M2两个货币层次; 1977年后增加了M3层次,1989年又新增了广义流动性统计。目前包括4个货币层次。 M1 = l流通中现金 + 即付存款(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包括活期存款,普通存款,储蓄存款 ,通知存款 ,特别存款 ,纳税准备存款) M2 = M1 + 准货币(国内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存款) M3 = M2 + 邮政储蓄存款,信用合作社存款,劳动金库存款,农村合作社存款,渔业合作社存款 + 金钱信托) L = M3 + 金钱信托以外的金钱信托 + 投资基金 + 金融债 + 金融机构发行的票据 + 政府债券 + 外国债券 中国我国从1994年开始划分货币层次,按照流动性强弱,将货币划分为M0, 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三个层次。从1994年至今,我国货币层次一直稳定保持为三个层次,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对广义货币包含的金融资产的内容进行过几次调整:2001年6月起,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计入M2层次; 2011年10月起,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子在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计入M2层次; 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M0 = 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货币)= M0 + 活期存款 M2 (广义货币)= M1 + 准货币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 + 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与统计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状况

当代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并按照货币层次定期统计和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概述

什么是货币制度针对货币的形式与结构,货币发行与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一系列内容,以国家法律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形成的制度 为何制制定货币制度为货币稳定发挥各项职能提供制度保证 货币制度类型 与关系
货币制度类型与关系

国家货币制度

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的特点1.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由本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 2.国家货币制度的有效实施范围一般仅限于国内 3.国家货币制度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4.国家货币制度演变及类型决定着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类型 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
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 劣币驱逐良币如果政府以法律条款形式对自身价值各不相同的两到三种流通中介形式规定过相同的名义价值,那么只要有可能,支付将总是以那种生产成本最低的中介进行,而且比较贵重的中介将从流通中消失. 1.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 : 金银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国家规定金币银币之间的法定兑换比价 2.产生的市场条件:金银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发生背离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币作为主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金币与货币符号同时流通,货币符号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块本位制国家规定黄金是货币材料,但国内也不流通也部铸造金币,只发行有含金量的银行券,银行券只能有限制地兑换金块。 金汇兑本位制国家规定黄金是货币材料,但不铸造和使用金币,只发行有含金量的银行券,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金币或黄金,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可在国外兑换黄金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流通中货币:黄金非货币化,流通中信用货币是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现金,存款货币,以及电子货币等;国家规定货币单位和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及其关系,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等 货币的发行:信用货币由货币当局垄断发行,并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银行成为货币流通的中枢 货币管理机构: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同一管理调控成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一种弹性货币制度,货币管理调控的难度大;

国际货币制度

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以居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1.适用于国际间的交易支付活动 2.不具有强制性,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各参与国自觉遵守 3.与国家货币制度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4.其演变发展受国家货币制度的引导与影响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区域性货币制度

什么是区域货币制度某个区域内由关国家(地区)通过协商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特点1.它的使用范围限于实施这项制度的成员国家区域内 2.是国家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在区域内的合一 3.兼具国家货币制度和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类型 1960年代开始的货币联盟制度 1999年正式启动的欧洲货币制度

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还会不断的演变与发展


作者:兰麒居士



货币制度 货币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