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实例分析了GO语言异常处理机制panic和recover。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Golang 有2个内置的函数 panic() 和 recover(),用以报告和捕获运行时发生的程序错误,与 error 不同,panic-recover 一般用在函数内部。一定要注意不要滥用 panic-recover,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我一般只在未知输入和不可靠请求时使用。
golang 的错误处理流程:当一个函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或遇到 panic(),正常语句就会立即终止,然后执行 defer 语句,再报告异常信息,最后退出 goroutine。如果在 defer 中使用了 recover() 函数,则会捕获错误信息,使该错误信息终止报告。
示例:
代码如下: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strconv"
)
//捕获因未知输入导致的程序异常
func catch(nums ...int) int {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ln("[E]", r)
}
}()
return nums[1] * nums[2] * nums[3] //index out of range
}
//主动抛出 panic,不推荐使用,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
func toFloat64(num string) (float64, error) {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ln("[W]", r)
}
}()
if num == "" {
panic("param is null") //主动抛出 panic
}
return strconv.ParseFloat(num, 10)
}
func main() {
catch(2, 8)
toFloat64("")
}
输出如下:
2014/11/01 22:54:23 [E] runtime error: index out of range
2014/11/01 22:54:23 [W] param is null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的GO语言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利用golang实现封装trycatch异常处理实例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