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http BashAuth
BasicAuth认证底层原理
将BasicAuth认证添加到框架中
框架功能测试
总结
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为框架定义了【响应对象】,该框架不仅可以获取客户端上传的报文信息,还能生成一些简单信息,如自定义响应头等等。今天我们再次完善一下该框架,给框架增加权限验证的功能,给框架加上一个BasicAuth
的方法。
本篇文章所依赖的环境为:
本次代码已经放到了gitee
上:gitee.com/pdudo/golearn/tree/master/python/webFramework
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页面呢?
当我们打开窗口,网页并不是里面加载出来的,而是弹出了一个输入框,让我们输入其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后待服务器验证通过后,才开始展现实际的网页内容。这个就是BashAuth
了,全称为: Basic access authentication
,也称基本认证。是一种极其简单http
协议身份验证方式。BashAuth
认证的方式是通过请求头来发送和校验的,而非我们熟知的cookie
、token
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里所展现的输入框,其实是浏览器底层拆解协议所支持的。
BasicAuth认证底层原理BasicAuth
使用的http
协议进行身份验证的,所以会将身份信息携带在请求头中进行传输。
第一步: 用户在第一次进行浏览器请求页面的时候,不会携带认证信息,此时服务器接接收信息后,判断报文中请求头没有WWW-Authenticate
,此时会返回客户端报文,其中需要将报文响应状态码为401
,响应头新增一个key
为WWW-Authenticate
,值为realm
加上请求域,做法是为了避免和其他URL
相冲突。所以响应核心报文为:
HTTP/1.0 401 Unauthorized
WWW-Authenticate: Basic realm="pdudo sites"
其中状态码为401
代表客户端错误,指的是需要身份验证,WWW-Authenticate
响应头的值为Basic realm="pdudo sites"
,Basic
代表验证的模式,realm
代表请求域,请求域是为了和其他URL
相冲突。
第二步: 当浏览器接收到该报文后,会判断其状态码为401
并且请求头中有key
为WWW-Authenticate
,此时便会弹出输入框,让用户输入信息以便服务器校验。
输入之后,不是直接发送给服务器,而是会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验证模式进行校验,如basic
,加入客户端发送的报文如下:
GET /index HTTP/1.1
HTTP_AUTHORIZATION: Basic cGR1ZG86anVlamlu
其中Get
代表请求方式,/index
表示请求路径,HTTP/1.1
是http
的版本。请求头HTTP_AUTHORIZATION
表示验证数据,Basic
是验证方式,cGR1ZG86anVlamlu
表示用户名:密码
,只不过浏览器使用base64
进行编码了而已。
第三步: 服务器在接收到报文后,发现有HTTP_AUTHORIZATION
,则会使用base64
解码,发现客户端上传的数据为pdudo:juejin
,以:
为分割,前者是用户名,后则是密码。当验证通过后,进行发送其他信息,若验证未通过,则重复第一步。
我们已经知晓了BasicAuth
认证的底层原理,所以可以开始修改我们的框架了,我们将其代码写到上一篇所述的response
类中,代码如下:
def basicAuth(self):
if "HTTP_AUTHORIZATION" not in self.response:
return None,None,"HTTP_AUTHORIZATION request header not found"
else:
originalVal = self.response["HTTP_AUTHORIZATION"]
types = originalVal.split(" ")[0]
values = originalVal.split(" ")[1]
if types == "Basic":
userAndPasswd = base64.b64decode(values).decode()
user = userAndPasswd.split(":")[0]
passwd = userAndPasswd.split(":")[1]
return user,passwd,None
else:
return None, None, "HTTP_AUTHORIZATION request error,unrecognized type: %s " %(types)
当客户端函数调用basicAuth
时,服务器检查客户端http
报文中,是否有HTTP_AUTHORIZATION
,如果没有,则直接返回HTTP_AUTHORIZATION request header not found
。
若请求头有该key
,则将其抓出来存储到originalVal
中,它的值类似于: Basic cGR1ZG86anVlamlu
,前者是认证类型,后者是加密后字符串,所以我们需要分开将其取出来,存到types
和values
中,再判断types
是否是Basic
,如果是我们使用base64
进行解密,解密后的值类似于pdudo:juejin
,以冒号(:
)隔开,前者为用户名,后者为密码,所以我们需要将字符串按照:
进行拆分,前者保存到user
中,后者保存到passwd
中,最后将其数据给函数。
那当第一步检查请求头没有HTTP_AUTHORIZATION
或者用户名密码不对,应该如何返回呢? 这个需要用户在函数中进行调用即可,例如:
@myWeb.routes(path="/index",methods="all",regular=False)
def index(r):
username, password , isok = r.basicAuth()
if isok != None or username != "pdudo" or password != "juejin":
r.set_headers("WWW-Authenticate","Basic realm="pdudo sites"")
r.status_code(401)
return
return "123"
上述代码,使用我们自己编写的myWeb
框架,定义了一个路由/index
,其方法为Get
或者Post
,regular=False
则不使用正则路由,在函数中,通过r.basicAuth()
来获取客户端上传的用户名密码,当用户名不等于pdudo
或者密码不等于juejin
或者解析失败的时候,会将响应状态码定义为401
,并且设置响应头,key
为WWW-Authenticate
,值为Basic realm="pdudo sites"
。
这里就不贴myWeb.py
的代码了,太长了,大家可以去gitee
上看,这里贴一下main.py
代码:
import myweb
@myweb.routes(path="/index",methods="all",regular=False)
def index(r):
username,password,isok = r.basicAuth()
print("username:",username,"passwd:",password)
if isok != None or username != "pdudo" or password !="juejin":
r.set_headers("WWW-Authenticate","Basic realm=\"pdudo sites\"")
r.status_code(401)
return
return "123"
def main():
myweb.run("",8888)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为了方便,我将每次获取到的数据,都打印一下,方便待会查看数据。
执行代码后,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pdudo.juejin.cn:8888/index
,当弹出框后,我们第一个故意输错,第二次才输正确:
我们查看服务器日志,如下:
一共收到了3次,第一个输出后,并没有携带报文,被挡回来了,所以用户名和密码都为None
,第二次则是密码输入不正确被挡回来了,第三次输入正确,成功得到数据123
。
本篇文章,我们介绍了一个极其古老的认证方式: BashAuth
, 它是通过请求头来发送数据和验证的。接着我们了解了一下其认证过程,其中最常用的是类型是Basic
,它表示将数据进行base64
编码后传输,注意是编码,不是加密。所以在使用该功能的时候,最好配合https
使用,以便被抓包后破解。 最后将其添加到我们的web
框架myWeb.py
中。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 web框架实现增加BasicAuth认证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增加BasicAuth认证内容请搜索软件开发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软件开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