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发展
第一代:层次,网状数据库——上级指针指向下一级指针的方式 第二代:关系数据库技术——二维表的形式存储数据 第三代:新一代应用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XML数据库等主流的数据库产品
Oracle DB2——用于企业中 Microsoft SQL Server Sybase:第一个提出C/S体系结构 开源数据库 Mysql Ingress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Data)
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中的存储对象,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数据库(DB)
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翻译处理程序 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编译程序 数据组织,存储,管理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系统(DBS)
定义: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在DBMS支持下,由数据库系统和各种用户应用程序结合而成的数据库管理员
决定数据库信息内容和结构 决定数据库存储结构和存储策略 决定完整性约束 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数据库的改进的重组数据管理
定义: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维护 发展: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数据方便共享 提供数据控制功能数据模型——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的事物
分类
概念模型:按照用户观点对数据库进行建模,设计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按照计算机系统的观点进行建模,设计
逻辑模型: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 物理模型: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式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的对象的实例执行操作,增删查改等
完整性约束条件
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属性:实体所具有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
联系:实体内部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1:1—— 一对一 1:n—— 一对多 m:n—— 多对多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E-R模型 矩形:实体型 椭圆形:属性 菱形:联系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
格式化模型 层次模型:树形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网状模型:网状结构 关系模型:二维表形式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元组:表中一行为一个元组 属性:表中一列为一个属性 主码: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属性取值范围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 面向对象模型 对象关系模型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