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深度学习:第二课,第二周:优化算法

Olive ·
更新时间:2024-09-21
· 963 次阅读

文章目录Mini-batch 梯度下降法符号定义前向传播后向传播理解mini-batch 梯度下降法J代价函数的不同用1个样本为一个mini-batch和全部样本为一个mini-batch举例合理的簇大小指数加权平均理解指数加权平均指数加权平均的偏差修正动量梯度下降法优化成本函数RMSprop算法Adam 优化算法算法公式:该算法的超参数学习率衰减局部最优的问题 Mini-batch 梯度下降法

首先需要将数据集取为子集Mini-batch,然后进行训练
image

符号定义

引入了大括号t来代表不同的mini-batch,所以我们有X{t}X^{\{t\}}X{t}和Y{t}Y^{\{t\}}Y{t}。

维度方面:如果X{1}X^{\{1\}}X{1}是一个有1000个样本的训练集,或者说是1000个样本的xxx值,所以维数应该是(nx,1000)(n_x,1000)(nx​,1000),X{2}X^{\{2\}}X{2}的维数应该是(n_x,1000)。而这些(Y{t})(Y^{\{t\}})(Y{t})的维数都是(1,1000)。

前向传播

因为我们有5000个各有1000个样本的组,在for循环里你要做得基本就是对X{t}X^{\{t\}}X{t}和Y{t}Y^{\{t\}}Y{t}执行一步梯度下降法。
mini_batch前向传播
由图片得,计算Z,然后是A,直到计算出预测A[L]A^{[L]}A[L],最后计算带正则项的代价函数。
J=11000∑i=1lL(J(i),y(i))+λ21000∑l∥w[l]∥F2 J=\frac{1}{1000} \sum_{i=1}^{l} L\left(\mathcal{J}^{(i)}, y^{(i)}\right)+\frac{\lambda}{21000} \sum_{l}\left\|w^{[l]}\right\|_{F}^{2} J=10001​i=1∑l​L(J(i),y(i))+21000λ​l∑​∥∥∥​w[l]∥∥∥​F2​
写下来的代码就是1代(1 epoch)的训练。一代这个词意味着只是一次遍历了训练集。

后向传播

梯度下降法如出一辙,除了你现在的对象不是X,Y,而是X{t}X^{\{t\}}X{t}和Y{t}Y^{\{t\}}Y{t}。接下来,你执行反向传播来计算J{t}J^{\{t\}}J{t}的梯度。

理解mini-batch 梯度下降法

不同优化算法的代价函数:
image

J代价函数的不同

梯度下降:正常下降
随机梯度下降:上下波动,有噪声,最终波动在最小点附近

用1个样本为一个mini-batch和全部样本为一个mini-batch举例 1个样本:
假设mini-batch大小为1,就有了新的算法,叫做随机梯度下降法,每个样本都是独立的mini-batch,当你看第一个mini-batch,也就是X({1})和Y({1}),如果mini-batch大小为1,它就是你的第一个训练样本,这就是你的第一个训练样本。接着再看第二个mini-batch,也就是第二个训练样本,采取梯度下降步骤,然后是第三个训练样本,以此类推,一次只处理一个。
image
每次迭代,你只对一个样本进行梯度下降,大部分时候你向着全局最小值靠近,有时候你会远离最小值,因为那个样本恰好给你指的方向不对,因此随机梯度下降法是有很多噪声的,平均来看,它最终会靠近最小值,不过有时候也会方向错误,因为随机梯度下降法永远不会收敛,而是会一直在最小值附近波动,但它并不会在达到最小值并停留在此。 全部样本
你会失去所有向量化带给你的加速,因为一次性只处理了一个训练样本,这样效率过于低下

无法得到比较小的误差:改变学习率可以有效降低噪声

合理的簇大小

首先,如果训练集较小,直接使用batch梯度下降法,样本集较小就没必要使用mini-batch梯度下降法,你可以快速处理整个训练集,所以使用batch梯度下降法也很好,这里的少是说小于2000个样本,这样比较适合使用batch梯度下降法。不然,样本数目较大的话,一般的mini-batch大小为64到512,考虑到电脑内存设置和使用的方式,如果mini-batch大小是2的n次方,代码会运行地快一些,64就是2的6次方,以此类推,128是2的7次方,256是2的8次方,512是2的9次方。所以我经常把mini-batch大小设成2的次方。在上一个视频里,我的mini-batch大小设为了1000,建议你可以试一下1024,也就是2的10次方。也有mini-batch的大小为1024,不过比较少见,64到512的mini-batch比较常见。

指数加权平均

image
公式:
vt=βvt−1+(1−β)θt v_{t}=\beta v_{t-1}+(1-\beta) \theta_{t} vt​=βvt−1​+(1−β)θt​
作用:依赖前面天数的平均,使当前的值v趋于平滑稳定。
描述β\betaβ参数意义:
image

可视vtv_tvt​大概是1(1−β)\frac {1} {(1-β)}(1−β)1​的每日温度,如果β是0.9,你会想,这是十天的平均值,也就是红线部分。 将β设置为接近1的一个值,比如0.98,计算1(1−0.98)\frac {1} {(1-0.98)}(1−0.98)1​=50,这就是粗略平均了一下,过去50天的温度,这时作图可以得到绿线。 理解指数加权平均

公式拆分过程:
Alt
如果把这些公式合并:
v100=0.1θ100+0.1×0.9θ99+0.1×(0.9)2θ98+0.1×(0.9)3θ97+0.1×(0.9)4θ96+⋯ v_{100}=0.1 \theta_{100}+0.1 \times 0.9 \theta_{99}+0.1 \times(0.9)^{2} \theta_{98}+0.1 \times(0.9)^{3} \theta_{97}+0.1 \times(0.9)^{4} \theta_{96}+\cdots v100​=0.1θ100​+0.1×0.9θ99​+0.1×(0.9)2θ98​+0.1×(0.9)3θ97​+0.1×(0.9)4θ96​+⋯
解析:
所以这是一个加和并平均,100号数据,也就是当日温度。我们分析v100v_{100}v100​的组成,也就是在一年第100天计算的数据,但是这个是总和,包括100号数据,99号数据,97号数据等等。画图的一个办法是,假设我们有一些日期的温度,所以这是数据,这是t,所以100号数据有个数值,99号数据有个数值,98号数据等等,t为100,99,98等等,这就是数日的温度数值。
image
构建一个指数衰减函数,从0.10.10.1开始,到0.1×0.90.1×0.90.1×0.9,到0.1×(0.9)20.1×(0.9)^20.1×(0.9)2,以此类推,所以就有了这个指数衰减函数。
image
当权重=0.9时,10天后,曲线的高度下降到1/3,相当于在峰值的1/e。换句话说10天前的温度对今日影响已经是越来越少。

指数加权平均的偏差修正

出现问题:按照公式,前面几天的向量v,会远小于当天的温度。

计算移动平均数的时候,初始化v0=0,v1=0.98v0+0.02θ1v_0=0,v_1=0.98v_0+0.02θ_1v0​=0,v1​=0.98v0​+0.02θ1​,但是v0=0v_0=0v0​=0,所以这部分没有了(0.98v0)(0.98v_0)(0.98v0​),所以v1=0.02θ1v_1=0.02θ_1v1​=0.02θ1​,所以如果一天温度是40华氏度,那么v1=0.02θ1=0.02×40=8v_1=0.02θ_1=0.02×40=8v1​=0.02θ1​=0.02×40=8,因此得到的值会小很多,所以第一天温度的估测不准!
image
偏差修正公式:
vt1−βt \frac{v_{t}}{1-\beta^{t}} 1−βtvt​​

此时随着t的越来越大,下面的分母趋近于1,而且前面估计偏少的参数也会得到修正。

动量梯度下降法 优化成本函数

image
为了减少摆动,加快横移,使用指数加权平均
公式:
image

RMSprop算法

image

dw代表水平,db代表竖直方向的摆动。使用该算法,加快了水平速度,减少了摆动大小
SdW=βSdW+(1−β)dW2−>small S_{d W}=\beta S_{d W}+(1-\beta) d W^{2} ->small SdW​=βSdW​+(1−β)dW2−>small
Sdb=βSdb+(1−β)db2−>big S_{d b}=\beta S_{d b}+(1-\beta) d b^{2} ->big Sdb​=βSdb​+(1−β)db2−>big
W:=W−adWSdW,b:=b−αdbSdb W:=W-a \frac{d W}{\sqrt{S_{d W}}}, b:=b-\alpha \frac{d b}{\sqrt{S_{d b}}} W:=W−aSdW​​dW​,b:=b−αSdb​​db​
因为本身摆动就大,其中的dW偏少,db偏大。这就导致了更新项的W变化更大,b变化更小

细节:不能让SwS_wSw​等于0,在平方根的分母加上ϵ\epsilonϵ。

与Momentum很像但是,还多了在水平上加速的能力。

Adam 优化算法

将Momentum与RMSprop算法柔和一起。

算法公式:

image

该算法的超参数

image

超参数学习率aaa很重要,也经常需要调试,你可以尝试一系列值,然后看哪个有效。 β1β_1β1​常用的缺省值为0.9,这是dWdWdW的移动平均数,也就是dWdWdW的加权平均数,这是Momentum涉及的项。 至于超参数β2β_2β2​,Adam论文作者,也就是Adam算法的发明者,推荐使用0.999,这是在计算(dW)2以及(db)2(dW)^2以及(db)^2(dW)2以及(db)2的移动加权平均值,关于ε的选择其实没那么重要,Adam论文的作者建议ε为10^(-8),但你并不需要设置它,因为它并不会影响算法表现。 学习率衰减

image
但要慢慢减少学习率a的话,在初期的时候,a学习率还较大,你的学习还是相对较快,但随着a变小,你的步伐也会变慢变小,所以最后你的曲线(绿色线)会在最小值附近的一小块区域里摆动,而不是在训练过程中,大幅度在最小值附近摆动。
所以慢慢减少a的本质在于,在学习初期,你能承受较大的步伐,但当开始收敛的时候,小一些的学习率能让你步伐小一些。
a=11+decayrate∗ epoch −numa0 a=\frac{1}{1+d e c a y r a t e * \text { epoch }-\mathrm{num}} a_{0} a=1+decayrate∗ epoch −num1​a0​

其他的衰减学习率方法

指数衰减:a=0.95epoch - num a0a=0.95^{\text {epoch - num }} a_{0}a=0.95epoch - num a0​ a=kta0a=\frac{k}{\sqrt{t}} a_{0}a=t​k​a0​ 局部最优的问题

image
人们发出局部最优所认为的二维平面,但是我们实际的神经网络是高维曲面,如下:
image
它存在鞍点,也就是最优点,存在平稳段,会使学习在平稳段变得缓慢

不太可能到局部优点,遇到的都是鞍点:对高维空间局部最优的认知问题,一个维度有凹有凸,如果得到局部最优,那么同时2000个维度都是凹图形,那概率太低基本不会发生。 平稳段是一个问题,会让学习很慢
作者:于大大想要去旅行



吴恩达 学习 深度学习 优化 算法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