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出口准则评估与应对

Kita ·
更新时间:2024-11-10
· 760 次阅读

  软件测试出口准则的评估是检验测试对象是否符合预先定义的一组测试目标和出口准则的活动。测试出口准则的评估可能产生下列结果:测试结果满足所有的出口准则,测试活动可以正常结束;可能会要求执行一些附加测试用例;或者测试出口准则要求过高,需要对测试出口准则进行修改。当进行测试出口准则评估的时候,测试人员必须决定当前测试状态是否完全满足测试计划中的测试出口准则,例如:测试对象有80%的语句被执行到,可以作为测试出口准则的条目之一。

  如果执行完所有的测试用例后,测试出口准则的一个或多个条目还没有满足,那么应当执行更进一步的测试或者修改测试出口准则。如果需要增加测试用例,需要注意保证新的测试用例满足相应的出口准则。否则,额外的测试用例只会增加工作量,而不会对测试结果有任何改进。

  为了满足出口准则,有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测试技术,例如:测试系统对某异常情形的响应时,由于现行的测试环境不能够引入或者模拟这种异常情形,处理这种异常情形的代码不能够被执行和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使用其他的测试方法(例如:静态分析)对代码进行分析和评估。

  另外一种可能情况是由于被测试对象本身的问题,使得定义的出口准则无法满足,例如:测试对象中包含死代码,导致无法满足的语句覆盖率。在评估测试出口准则的过程中,要对诸如此类的可能性进行考虑,避免因为无意义的测试出口准则而进行无效的测试。前面例子中出现出口准则条目无法满足的时候,应该调查为什么测试对象会包含死代码,这样做可能发现更多的缺陷。

  除了测试覆盖率,测试出口准则还可以包括其他条目,例如:失效发现率。如果失效发现率下降到给定的阈值(例如:失效发现率小于0.2个/人天),表明不再需要更多的测试,测试工作可以结束。根据失效发现率评估测试出口准则时还应该考虑失效的严重程度,对失效进行分类,并区别对待。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是否可以结束通常还需要考虑时间和成本方面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导致强制停止测试活动,则可能是因为在项目计划中没有配置足够的资源,或者低估了某项测试活动的工作量。

  即使在测试过程中消耗比测试计划更多的资源,但是由于更多地消除了测试对象中的缺陷,测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软件的质量风险。通常来说,测试对象中的缺陷导致测试对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失效而引起的成本,远远高于在测试时发现并修复缺陷的成本。

  完成相关的测试活动之后,测试团队需要向项目利益相关者提交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中需要明确是否满足测试出口准则,或者罗列尚未满足出口准则的具体条目。不同的测试级别,其输出的测试报告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组件测试这样低级别的测试,测试报告的形式可能仅仅是向项目经理汇报关于是否达到出口准则的一个简单的信息;而在相对高级别的测试中(例如:系统测试),可能需要输出正式的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 测试 准则 软件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