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绘画的木工不是好的软件测试员

Bianca ·
更新时间:2024-09-21
· 985 次阅读

  作者简介:王东刚,测试行业从业超过10年,注重测试技术的理论与实际整合,丰富的团队构建和管理经验,在软件测试领域多有建树,更重要的是自身对测试的狂热。后期自主创业,主推专业的软件测试服务,用户覆盖欧美及国内大客户。以学习欧美先进的软件测试管理和技术,经过自己的融合做国内专业的软件测试市场化运营者。

  能否先简单谈谈您在测试领域的从业经验,和您对此领域的理解?

  王东刚:我大学是1999年毕业的,之前已经跟老师做了2年的开发,后来自己搞了一套商场的POS系统整个浙江跑着卖,一个拷贝当时卖8000多卖了N套挺有成感。2000年下半年进了一家美资全资公司当项目经理,接触开发居多,直到2002年某月某天总监找我,说太原大项目团队顶不住了要我立刻启程过去解决问题。等我到了太原一看才知道,当时的一线团队做完模块开发直接cvs递交编译发布,到了客户那边经常会出现辛辛苦苦录了半天数据一点保存按钮网页崩溃的事情,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出多了搞得团队和客户这边的关系非常紧张。我立刻跟公司汇报情况,又抽调过来3个人,加我一块组成了公司第一支现场测试实施保障团队,辛苦梳理了4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解决完了问题,客户很满意又放了不少其他项目给公司做。回来后公司给了我一笔钱,当时觉得做测试可以直接创收啊,比开发好多了。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领域分界线,例如项目管理、开发和测试等等,其实我一直是在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错着前进。如果单从测试领域本身来讲,我们做的还不够,总体上比较保守。不是说国内测试领域没有的人才,只是在创新和想象力方面跟国外同行差的太远。我们有很大前进的空间,经过这几年一些大公司整体测试研发的投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很快回到来,我很乐观。

  软件测试的魅力何在?您为什么选择测试一行而不做开发?

  王东刚:对我来说测试的魅力在于它让我有了很多可以施展的空间,想象力上没有束缚。05年看了一本书《世界是平的》,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意识里面有个模糊的概念。到08年介入欧美一线离岸测试才深有体会,两年的时间里面,我领导的测试团队根本不知道对方开发团队情况(包括人员数量、姓名等等),也不需要即时通信工具的支持,算是相互邮件算下来也只有寥寥数封而已,但是我们一直完美、和谐的完成了整个欧美某汽车生产商内部财务成本预算系统测试任务。

  做完这个项目后,整个国内团队人员都有深刻的反思。国内测试行业这几年才基本上摆脱了“沟通基本靠吼”的局面,但是在无沟通场景下想要整个项目团队有序推进工程进度,我觉得我们落后的太多,不管是思维、体系还是工具保障方面。我一直有个人生信条:“总是坚持着向前走,渐渐的成为一种习惯”,测试行业也符合了我的人生信条。我离不开测试领域,因为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完。

  对于开发我一直没停过,也很积极的参与开源项目的构建,开发技能是测试人员实现梦想的一项基本功。我一直坚持的认为,测试人员一定要对构建项目的语言有一种美感的体验。它的逻辑表达、它的封包、它的回调、和那些看上去非常优美的设计模式,在团队里我总是不断地组织测试人员学习项目架构,我们激烈的讨论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付出和它的遗弃,一切都很艺术化。这几年自动化测试也拉动了测试人员对开发的热情,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

  对于测试人员需要掌握多深的开发能力?我觉得看每个人自己的定位,毕竟测试是个广度的东西,技术有时候很难确保情景测试方面的需求。近,快速移动设备应用软件的测试对于广大测试人员来说又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我们只能不断的接受挑战,循环更新下去!

  有人说“开发人员在创造世界,测试人员在拯救世界”,在您眼中开发与测试是怎 样的关系?

  王东刚:首先开发人员没有在创造世界,测试人员也从来没有拯救过世界,所有的产业创新都来自与跨界的融合。二者是大领域中不同的职业表现,谈不上相互喜欢或者相互厌恶,仅此而已。从深度上来说,开发有架构设计师角色,测试也有相同的角色。从广度上来说,开发有体验工程角色,测试也有交互测试角色。作为大产业的基石,两种职业相互支持、相互学习才能稳盘,哪怕是从割裂的角度来看,相互之间离开了谁日子都不好过。

  我们终都会面对客户,对于客户来说他才不管你么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能做出好产品,质量过硬,他用的舒心还带有不断地惊喜发现,那才是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在您眼中,一名出色的测试人员,需要具备素质与知识?

  王东刚:这个我在当年写书的时候大大小小写了不少,比较教条主义。目前我总结一下,我觉得测试人员首先要有个好的心态,要那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乐观心态。很多时候心态会传染,当测试人员表现的过于悲观的时候,整个项目团队都会带有这种意识倾向,这是非常不好的。测试人员还需要关注一些细节和留意一些现象,很多细微的bug并不是直接表现的,现在的软件架构已经足够强壮,出一些bug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让整个软件崩溃,但是出现了却会让用户产生直观心理上的厌恶,这更得不偿失。

  关于知识领域,除了我们以前说的细心、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专注、奉献精神、专业、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耐心等等,我觉得测试人员还要多多接触一些美好的带有美感的东西,多看看工业设计、色彩管理、交互逻辑、视觉艺术、营销策划等等。学习这些有什么用?用处太大了,首先你的眼界会快速的打开,各种知识相互交错交融,会让你对客户、产品有个全新的认识高度。

  自动化测试到底是不是银弹?您怎样看待自动化测试?

  王东刚:国外对于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当目前分化成明显的AB派。我记得有一篇很有名的开源社区文章《大教堂和小集市》。从那开始,开源社区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烈火般快速扩张,至今哪一家巨无霸软件企业没有自己的开源产品?这在当时是个颠覆性的东西。我说这个并不是为了讨论开源如何,而是重点说明一种观念。先不说谁好谁坏,看看它的出发点是什么。自动化测试首要解决的是回归测试阶段巨大重复工作量的问题,单靠人工难以为继。因为人这个个体,懒惰是天性,何况目前我们还在积极推广“懒惰编程”。在这方面应用自动化测试是优先解决了效率问题,让测试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独立的、带有创造性的功能测试上。

  目前自动化测试概念被滥用,除了一些商业机构的推波助澜,实际上有些企业本身并不知道它能起什么作用。好比隔壁人家有了,我没有是落后了,也给装上行不行再说的。滥用会起到一些反效果,效率没上去反而占用了更多的资源消耗,本身投入少,这么一折腾全线崩溃,以后成了“自动化测试是银弹”的铁杆粉丝,祥林嫂般到处哭诉,行业内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太多,有点过了。

  做自动化测试没门槛,实施自动化测试有很高的壁垒。你有没有专属的业务分析团队?你原来的产品是不是适合?你的业务逻辑表现性强不强?有没有多路环境干扰?说简单的,单是投资一个自动化测试团队要费不少钱,考虑到当前这么浮躁的产业环境,谁有工夫干爷爷种树孙子乘凉的傻事?有些公司很明白,咱们内部干不了这自动化测试的事情,没人让外围专业的团队来干吧,内部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怎么做好业务测试用例,怎么增加这些用例的覆盖率,这对了。

  有工程师期望打造强悍的小团队,包揽开发和测试的工作,您认为这样可行吗?

  王东刚:愿景是好的,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我看到的往往是小团队还没达到短小精悍散了,有各种原因产生各种结果,如同人生的悲欢离合。国内的团队终都是group而不是team,大家缺在统一的价值观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太大了,例如“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等等。而且对于管理层来说,你出发的本意是很好的打造一支强悍的团队,那反过来你会不会“挟持”管理层?所以经过了大一统思想洗礼,终的命运是拆分团队,让牛人们升级后分散到其他团队中,美名曰:为公司培养新人,产生连帮带的效果。我这样说可能比较消极,但是情况确实存在。

  小团队对于资源的要求可不“小”,往往表现得很强势,对于公司和客户来说都不是很好。并且小团队形成后,对于技术、自我提高的追求还能坚持多久我都是存有疑问的。不过我不反对小团队,如果确实足够强悍,让大家觉得好可以倡导实行,实践是终检验真理的手段,用疏不用堵是对的。

  另外我积极鼓励学习小团队,学习不能是闭门造车式的,这样效率低对个人提高非常有限。我甚至做过这样事情,如果是为了相互进步、增加凝聚力而学习,直接给与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公司学习环境不够好,那开到山里面突击个3天,一切都是值得的。

  您在测试领域在2012年有哪些值得记录的进展?

  王东刚:2012年基本上一年都是在不断地反复过程中前进,因为主导一个测试产品的架构设计(这个产品在某些意义上是跨测试行业的,所以概念有点颠覆),把自己投的钱用得差不多了,积极地找投资中。你知道目前国内的投资对于这些工具类的软件兴趣不是很大,所以有痛苦。因为这层关系,也认识了不少人,所以也快乐。

  痛并快乐着,我一直很坚定的按照自己的信条走着。

  您认为测试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王东刚: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无需置疑的高速发展着。新的技术出现,新的交互模式的出现,让我每天都在做不同的梦。想象力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一想到我会在我的速写本上把产品的原型绘制下来,包括各种各样的交互,以至于有的时候看看这些设计,会莫名其妙的笑。所以我儿子经常说:这爸爸没救了,工作的傻了。

  测试在未来说的太远,这几年会出现三种方向的突破,这三种分别为:交互突破、存储突破和智能突破。在效率和成本上会更加突出,很多测试现有的热门角色、岗位会彻底的消失,新的角色会出现。新模式下,越来越多不是测试职业出身的人会大量涌入我们这个行业,他们有可能比专职测试做得更好。

  互联网、移动客户端与其他行业测试会分化,前者表现得更为快速和感性,后者体现在多年如一日的积累和专注,这些表现都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

  长期从事软件测试,会有职业病吗?

  王东刚:没有职业病,而且可以接触大量的一线客户,感觉很快乐。经常性的出差,我都把它当成不同的旅行体验,反过来会刺激你更多地思考领域和人生的关系,阅读更多的书,所谓爱测试爱生活。

  如果不做IT行业,您会考虑做什么工作?

  王东刚:绘画和木工,画完了自己做木框搁在店里卖,如果来的人打心眼里喜欢,直接拿走不用给钱了。

  本文出自:http://www.infoq.com/cn/news/2013/04/wangdonggang-interview



软件测试 测试 测试员 软件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