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实战】利用KNN和其他分类器对手写数字进行识别

Mora ·
更新时间:2024-09-20
· 929 次阅读

一、在sklearn中创建KNN分类器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weights='uniform', algorithm='auto', leaf_size=30)

看一下这几个参数

1. n_neighbors:即 KNN 中的 K 值,代表的是邻居的数量。如果K 值比较小,会造成过拟合;如果 K 值比较大,无法将未知物体分类出来。一般我们使用默认值 5。

2. weights:是用来确定邻居的权重,有两种方式:

weights=‘uniform’,代表所有邻居的权重相同; weights=‘distance’,代表权重是距离的倒数,即与距离成反比。

3. algorithm:用来规定计算邻居的方法,它有四种方式:

algorithm=‘auto’,根据数据的情况自动选择适合的算法,默认情况选择 auto; algorithm=‘kd_tree’,也叫作 KD 树,是多维空间的数据结构,方便对关键数据进行检索,不过 KD 树适用于维度少的情况,一般维数不超过 20,如果维数大于 20 之后,效率反而会下降; algorithm=‘ball_tree’,也叫作球树,它和 KD 树一样都是多维空间的数据结果,不同于 KD 树,球树更适用于维度大的情况; algorithm=‘brute’,也叫作暴力搜索,它和 KD 树不同的地方是在于采用的是线性扫描,而不是通过构造树结构进行快速检索。当训练集大的时候,效率很低。

4.leaf_size:代表构造 KD 树或球树时的叶子数,默认是 30,调整 leaf_size 会影响到树的构造和搜索速度。

创建完 KNN 分类器之后,我们就可以输入训练集对它进行训练,这里我们使用 fit() 函数,传入训练集中的样本特征矩阵和分类标识,会自动得到训练好的 KNN 分类器。然后可以使用 predict() 函数来对结果进行预测,这里传入测试集的特征矩阵,可以得到测试集的预测分类结果。

二、工作流程

我们用 sklearn 自带的手写数字数据集做 KNN 分类,你可以把这个数据集理解成一个简版的 MNIST 数据集,它只包括了 1797 幅数字图像,每幅图像大小是 8*8 像素。

先划分一下流程:

整个训练过程基本上都会包括三个阶段:

数据加载:直接从 sklearn 中加载自带的手写数字数据集; 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对数据集有个初步的了解,比如样本的个数、图像长什么样、识别结果是怎样的。你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来查看图像的呈现。通过数据规范化可以让数据都在同一个数量级的维度。另外,因为训练集是图像,每幅图像是个 8*8 的矩阵,我们不需要对它进行特征选择,将全部的图像数据作为特征值矩阵即可分类阶段:通过训练可以得到分类器,然后用测试集进行准确率的计算。 三、实战环节

1.导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gits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StandardScal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C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MultinomialNB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AdaBoo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2.加载数据并探索

# 加载数据 digits = load_digits() data = digits.data # 数据探索 print(data.shape) # 查看第一幅图像 print(digits.images[0]) # 第一幅图像代表的数字含义 print(digits.target[0]) # 将第一幅图像显示出来 plt.imshow(digits.images[0]) plt.show()

输出:

(1797, 64) [[ 0. 0. 5. 13. 9. 1. 0. 0.] [ 0. 0. 13. 15. 10. 15. 5. 0.] [ 0. 3. 15. 2. 0. 11. 8. 0.] [ 0. 4. 12. 0. 0. 8. 8. 0.] [ 0. 5. 8. 0. 0. 9. 8. 0.] [ 0. 4. 11. 0. 1. 12. 7. 0.] [ 0. 2. 14. 5. 10. 12. 0. 0.] [ 0. 0. 6. 13. 10. 0. 0. 0.]] 0

我们对原始数据集中的第一幅进行数据可视化,可以看到图像是个 8*8 的像素矩阵,上面这幅图像是一个“0”,从训练集的分类标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分类标注为“0”。

3.分割数据集并规范化

sklearn 自带的手写数字数据集一共包括了 1797 个样本,每幅图像都是 8*8 像素的矩阵。因为并没有专门的测试集,所以我们需要对数据集做划分,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因为 KNN 算法和距离定义相关,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 Z-Score 规范化,代码如下:

# 数据及目标 data1 = digits.data target1 = digits.target # 分割数据,将25%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其余作为训练集(你也可以指定其他比例的数据作为训练集) train_x, test_x, train_y, test_y = train_test_split(data1, target1, test_size=0.25) # 采用z-score规范化 ss = StandardScaler() train_ss_scaled = ss.fit_transform(train_x) test_ss_scaled = ss.transform(test_x) # 采用0-1归一化 mm = MinMaxScaler() train_mm_scaled = mm.fit_transform(train_x) test_mm_scaled = mm.transform(test_x)

这里之所以用了0-1归一化,是因为多项式朴素贝叶斯分类这个模型,传入的数据不能有负数。因为 Z-Score 会将数值规范化为一个标准的正态分布,即均值为 0,方差为 1,数值会包含负数。因此我们需要采用 Min-Max 规范化,将数据规范化到[0,1]范围内。

4.建立模型,并进行比较

这里构造五个分类器, 分别是K近邻,SVM, 多项式朴素贝叶斯, 决策树模型, AdaBoost模型。并分别看看他们的效果。

models = {} models['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 models['svm'] = SVC() models['bayes'] = MultinomialNB() models['tree']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models['ada'] = AdaBoostClassifier(base_estimator=models['tree'], learning_rate=0.1) for model_key in models.keys(): if model_key == 'knn' or model_key == 'svm' or model_key == 'ada': model = models[model_key] model.fit(train_ss_scaled, train_y) predict = model.predict(test_ss_scaled) print(model_key, "准确率:", accuracy_score(test_y, predict)) else: model = models[model_key] model.fit(train_mm_scaled, train_y) predict = model.predict(test_mm_scaled) print(model_key, "准确率: ", accuracy_score(test_y, predict))

输出:

knn 准确率: 0.9777777777777777 svm 准确率: 0.9866666666666667 bayes 准确率: 0.8888888888888888 tree 准确率: 0.8444444444444444 ada 准确率: 0.8355555555555556

你能看出来 KNN 的准确率还是不错的,和 SVM 不相上下。并且竟然比AdaBoost效果都要好,而让我纳闷的是决策树和AdaBoost怎么效果这么差,不可思议。后来我发现了,原来是样本数量的问题,我们最多数据集才1000多照片,数量太少了,AdaBoost的作用发挥不出来,所以我对数据进行扩增,复制了三遍原来的数据:

data2 = np.vstack((data1, data1, data1)) target2 = np.hstack((target1, target1, target1))

变成了5000多张数据,然后再进行测试,结果就是AdaBoost和tree的效果提升了,甚至可以和SVM效果媲美了。

输出:

knn 准确率: 0.9821958456973294 svm 准确率: 0.9970326409495549 bayes 准确率: 0.9013353115727003 tree 准确率: 0.9955489614243324 ada 准确率: 0.9933234421364985

 


作者:菜鸟之志



实战 学习 分类 knn 分类器 机器学习实战 机器学习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 注册新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