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组里的小伙伴们讨论,开发和测试的角色,有人说后爹后妈,有人说医生,有人说老师……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更倾向于测试人员是老师的角色,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需求规格为测试人员设计了考试大纲。未来产品要描绘成什么样子、符合什么条件,都可以在需求规格中找到。 2、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为测试人员划分了科目。一共考几科、每科流程如何,查教科书来吧。 3、测试用例为我们制定了三好及的标准。产品到底算良好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都能理解代码是开发一行一行敲出来的,不难理解开发是产品的亲爹亲妈。那么面对亲生爹妈如果说人家孩子不好,会怎样?有人敢说我娃不好,我反正打死他的心都有。你们说还没娃?那你们回家问问自己父母,有人说你们不好的时候,父母是不是想上去给人一嘴巴子?没有?那你可能遇到了一个假妈妈…… 言归正传,那么出现问题如何有效沟通,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求测试人员要懂一点开发设计思路。可以不用精通,只要懂比不懂强。作用如下: 1、不至于被开发彻底无视掉。有的开发确实直接会说你懂什么?木有遇到?那你们很幸福呢…… 2、可以快速定位问题。这是对产品而言直接的作用,如果不懂开发纯做黑盒,有些隐藏的很深的bug想必给你几天都未必复现成功,更不用说定位了。 3、可以深入了解产品。包括产品功能、性能特点、技术指标甚至是框架结构,逐渐深入才能在产品修改升级时评估其修改代码所带来的影响及需要覆盖的测试范围。 那么会有小伙伴们提问,还是没解决眼下的问题啊,不懂代码怎么办?那么请使用你的沟通技能,态度要真诚。不是曾经有个故事说过“跟开发说你这有个bug,他一定告诉你不可能;如果换个说法这里好像有点问题,开发会说:我靠不会遇到bug了吧”…… 很多公司的开发都很牛,绝大多数的开发还是懂测试的重要性的,尤其是越牛的开发越懂。反而是很多初入职场的开发会对测试有天生的敌意,他们不理解自己辛苦养的孩子怎么不被人看好。其实原因无他,只因测试是有条条框框束缚的,老师的教科书是有规范的,要符合绝大多数学校的要求,不能考虑太出格的学生;当然也见过偏科特别严重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要么单项拔尖,要么定向使用,否则还是会被替代的,产品等同于学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