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惜别!致敬!
近日,互联网界痛失两位巨擘:
计算机科学家 Larry Tesler 于 2 月 17 日去世,享年 74 岁。
历任 Sun Microsystems Laboratories、Xerox PARC 等的实验室主管,参与创立了个人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SmallTalk 编程语言、Java 编程语言和互联网的 Bert Sutherland 于 2 月 18 日去世,享年 83 岁。
Larry Tesler:复制粘贴剪切发明者,Apple 早期关键人物
科学巨擘 Larry Tesler,或许新一代的开发者们对于这个名字,印象并不太深刻。但是当论及时下有多少人使用过 Ctrl+C、Ctrl+V、Ctrl+X,想必这一数字很难统计。而 Larry Tesler 就是复制、粘贴与剪切的发明者,除此之外,他也是 Apple 公司早期的关键人物之一。
来源:http://nomodes.com/Larry_Tesler_Personal/Home.html
Larry Tesler 的生平
Larry Tesler 于 1945 年出生于纽约,并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后加入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彼时的他专注于人机交互、AI 等相关领域。
据悉,因多重原因,Tesler 在 1970 年代离开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随后几经辗转,加入了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并深度参与了 Office System Group 的 Gypsy 文字处理器,以及 Learning Research Group 的 Smalltalk 等项目,其中 Smalltalk 被称之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鼻祖。
针对 Gypsy 文字处理器项目,Tesler 和他的同事 Tim Mott 考虑到基于文本的用户界面将移动到带有表示文档的图标的图形用户界面,因此,以简化易用性的过程中,开始写下构想未来计算机交互的想法。而在这一过程中,Tesler 率先提出了“剪切复制粘贴”的概念,并与 Tim Mott 开发了复制和粘贴的基本功能。
如今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概念及应用早已成为文本编辑器,乃至整个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工具性用户界面构建模块。
与此同时,Tesler 还是“无模式”计算概念的拥护者,这种概念主张程序不应具有不同的“模式”,即所有操作始终对用户可用,而非要求用户输入特定的模式来执行它们。一直以来,Tesler 坚信“无模式”,以至于他的个人网站的网址都是以此来命名:nomodes.com。
得益于以上,PARC 最终因开发鼠标驱动的图形用户界面而闻名,而 Tesler 和 Apple 公司的渊源也就此展开。
1979 年,苹果联合创始人 Steve Jobs 看到了这项早期研究,并对 PARC 进行了访问,彼时 Tesler 被派出向 Jobs 和其他几名苹果员工展示具备图形用户界面的 Xerox Alto 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具备图标、窗口、文件夹、鼠标、弹出菜单、所见即所得的文本编辑器,基于以太网的本地网络以及基于网络的打印和游戏。除此之外, “剪切,复制和粘贴”的概念也是演示的一部分。
针对这一次访问,或许施乐当时并没有注意甚至想到这将给 Ap ple 公司后来的产品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此事之后,Tesler 后来也回忆道,他起初以为苹果访客对此一窍不通,可是,“从他们专注的眼神和针对产品细微之处的提问中,我知道我错了。”他认为乔布斯提出的问题是他进施乐七年来所听到的最有水平的。
事实证明,Steve Jobs 团队通过此次访问,看到如图形用户界面(GUI)散发的技术巨大潜力,并以此为灵感使它进入 Apple 产品如 Mac OS 的开发之中,并带来了更好的构思,而这些当然都是后话了。
彼时,Tesler 也于 1980 年正式加入 Apple,负责管理 Lisa 应用程序团队,并在苹果公司一直工作到 1997 年。期间,除了 Lisa,他还从事多种产品的开发,包括 Macintosh、QuickTime 和 Newton 平板电脑(iPad 和 iPhone 的前身 )。(Macintosh 和 Lisa 是最早普及剪切、复制和粘贴操作的个人计算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Tesler 的参与。)
1993 年,Tesler 升任为 Apple 公司能给首席科学家一职,也这一职位 Steve Jobs 也担任过。
后来,1997 年,Tesler 离开苹果后,在 Stagecast(一家从 Apple 分离出来的教育软件初创公司)工作过,还相继在 Amazon 担任过购物体验副总裁、Yahoo 用户体验设计和研究主管,以及短暂地为 23andMe 工作。 自 2009 年以来,他一直是加利福尼亚的 UX 顾问。
Java 和互联网创建者 Bert Sutherland
令人痛心的是,在 Larry Tesler 离开的第二天,Bert Sutherland 也逝世了。而这两位,曾经是同事,后者对互联网、计算机图形、微处理器等技术的诞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Bert Sutherland
Bert Sutherland 的生平
在中国有句谚语,「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在 Bert Sutherland 的家庭中,除了父母,他还有一个弟弟,叫 Ivan Sutherland。Ivan Sutherland 是1988 年图灵奖得主,被称为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之父。
而哥哥 Bert Sutherland 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 Bolt,Beranek&Newman 任职,该公司与 Arpanet (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签订了重要合同,致力于发展产生互联网的计算网络。
1975 年,Bert Sutherland 加入 PARC,负责运营其两个主要实验室之一。事实上,彼时 PARC 的最著名发明如 Alto 的个人计算机、以太网的网络技术正逐步在业界广泛应用。
彼时,从人才应用角度,Bert Sutherland 通过招募心理学、认知科学甚至人类学方面的专家,以增强技术人的工作水平,从而摆脱了传统的公司研究。
此外,他深信基础研究会在封闭的环境中窒息而死,因此他把人们带到了外面,以发现真正的用户如何在商业环境中与 Alto 型个人计算机进行交互。
这一行为这有助于将计算机发展逐步应用于台式设备,其中典型的案例就是上文中所提及到的剪切、粘贴、复制的隐喻命令来重新排列文本块,就是源于 Bert Sutherland 的团队对施乐子公司访问时发现那里的编辑正在用剪刀、浇水等物品重新整理样张。
同时,Bert 携手弟弟 Ivan Sutherland 促进推广了一项更为基础的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设计。(VLSI 设计的最著名的现代示例是英特尔公司的 Pentium 处理器。)
在 1970 年代中期,Bert 的兄弟 Ivan 和 Carver 在进行设计整理,VLSI 的构建原理需要一种新颖的计算机设计 方法,而团队成员 Mead 的问题是思考如何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传播它们。
在 Bert 的鼓励下,Mead 与具有计算机架构专业知识的 PARC 科学家 Lynn Conway 合作,编写了 VLSI 教科书和大学课程提纲。此外,Bert 还提供了 PARC 资源,为在全国各地 VLSI 课程的学生制作样品芯片的工作原型。这种协助在促进世界技术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除此之外,Bert Sutherland 参与创立了个人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SmallTalk 编程语言、Java 编程语言和互联网。
总结
斯人已去,经典永存。回顾其过往,Larry Tesler 在其个人网站上只用了了了几行字进行了自我总结,而 Bert Sutherland 也更为低调,但无论是其职业生涯中担任过的某一技术职位、职称,互联网世界中创建的某一技术,都是其耗费了诸多的心血铸就而成,也正如 Larry Tesler 在总结中的自我调侃,「我曾被误认为是“ Macintosh 图形用户界面之父”。我不是。但是,如果进行亲子鉴定,那我可能会成为众多祖父母之一。」
向大佬们致敬!
参考: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B%89%E9%87%8C%C2%B7%E6%B3%B0%E6%96%AF%E5%8B%9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rt_Sutherland
https://www.latimes.com/archives/la-xpm-2004-feb-19-fi-golden19-story.html
【End】
技术战“疫”,贾扬清、李飞飞要给程序员直播讲AI技术!
2月18日、2月20日,阿里云CIO学院攻“疫”技术课程正式开启。您将获得与达摩院数据库首席科学家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ACM 杰出科学家李飞飞,Caffe之父、ONNX创始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贾扬清,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 CIO 学院院长胡臣杰等顶级技术专家直播互动的机会。
推荐阅读
☞iPhone 9或于4月3日发布;复制粘贴之父Larry Tesler去世;Android 11开发者预览版来了!| 极客头条
☞10 万阿里人都爱用的网红工具,语雀如何“用保护钱包的技术在保护文档安全”?
☞超赞的PyTorch资源大列表,GitHub标星9k+,中文版也上线了
☞“删库跑路”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 ,还是技术总监干的!
☞别再用那些已经淘汰的技术了!2020 年 9 大顶级 Java 框架出炉!!
☞31岁年薪50万:“复工第一天,谢谢裁掉我!” 有底气的人生无需解释!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认真当成了喜欢
猛戳“阅读原文”,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