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最开始可以追溯到美国宝洁公司,虽然正儿八经的互联网/IT行业产品经理诞生没有明确的时间,但是总体来说是出现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至今也不过三四十年,相对各类开发工程师职位来说更年轻。一般来说从业3到5年,产品经理就会形成自己的产品理念和方法论。如果你跳槽了,面试高级产品经理或产品总监等职位,肯定有人会问你类似的问题。本文就来浅谈一下这个话题。
产品理念
我们做什么事情时间长了总会摸索、学习或掌握其中的道道,这所谓的“道道”就是指导思想或方法论。也许我们很清楚,也许我们只是潜移默化的实践着。无所谓,总有人发掘整理出来,帮助大家前行。现代科学不过500年,却超过历史的任何的一个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学方法论的进步(或者说范式革命),比如观察、实验、逻辑分析等等,简言之就是实证主义或实证科学。现在新冠肺炎(CONVID 19)全球流行,大家在关心什么药有效的时候,可能听过“循证医学”“大型随机双盲实验”等医用术语,本质上就是实证科学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那么回到产品理念这个话题,也许大家都看过很多相关的理论和文章,本文是我的一些感悟,希望可以启发大家。这里说一句,天下武功各有千秋,唯有各位自己总结的才是最好的。
1.用户价值才是产品的核心
我们看互联网很多牛逼的产品或者伟大公司的创始人,都有那么一句关于产品定位的名言。比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科技向善、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处不在的连接等等。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产品的最核心的用户价值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是一个产品存在的根本。回答我们是谁,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产品后续所有的功能和服务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
以上都说的很玄啊,我们来的点具体的。比如QQ最开始就是满足用户的交友需求,大家天南地北的加好友,遇见陌生人没有聊两句,就会问一句“美女你的扣扣是多少?”。同时期还有MSN、飞信,为什么当时没有脱颖而出?QQ还有几个利器:QQ空间——非实时社交延伸、会员身份各种“钻”——身份象征,聊天方面也有用户很喜爱的功能“截屏”“传文件”——这个可比邮箱好用一万倍,也可以佐证下文的第二点。当然后面还有“偷菜”“圈子”等等。
2.良好的交互设计是吸粉利器
传统工业产品大家的普遍印象就是功能可以就是长得有点丑,可能使用起来还比较复杂。以前人们也不太关心这个问题,选择也少,重点是解决用户痛点吗。但是现在物质丰富、品类繁多,你不好用,就没有人用。大家看看现在小米的生态链的产品,随便拿出来一件看看,比如“小爱”先不说好用不好用,都是颜值担当,让人一见就爱,高大上的感觉一见面就有了。
可以这么说苹果手机重新定义了“手机”,之前诺基亚为代表的的功能手机时代,你得学会一堆层级菜单的操作。苹果手机“三岁小孩”都会玩,这就是交互体验至上的体现。乔布斯的好友盖伊·川崎(曾经担任过苹果公司的首席宣传官,是苹果公司的早期员工和乔布斯的朋友)在《企业家》(Entrepreneur)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是他在乔布斯身上学到的六件事,其中就谈到一点“设计很重要”。所以,产品开发出来(指实现功能)只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简洁高效的用户体验。良好的交互体验,一方面要遵守基本的交互设计规范(可能因地域和文化而异),另一方面就要结合产品实际业务和用户使用习惯和频率长期的调整优化。良好的交互设计之所以是产品的第二生命,微信10年不变的基本界面框架恰好认证了一点。
3.创新不是要翻天覆地而是日积月累
回到上文说到的,微信10年不变的基本界面框架,是不是微信就没有创新了呢?答案显而易见,微信的创新是每天都在发生,有用户看得见的也有用户看不见的(指底层技术)。比如2019年微信做了一次改版,整体设计风格从之前的扁平化走向了“极简”(我暂且这么定义),差异在于去掉了以前更多的线条、图标和颜色,看起来就是很干净、很干净。这是在设计方面的创新,设计创新也是最快也是受用户喜爱的创新。另一方面,在功能上也做了很多创新,比如2014年的春晚,微信推出来“红包”功能,这让全国人民都玩嗨了。2017年正式推出的小程序,你现在可能天天都在用。最近推出的视频号等等。
为什么大家都在说创新这个事情,那么根源在哪里?我认为有2点:一方面是,主观上产品被用户接受之后,你总是可以收到很多反馈,直接反馈、数据分析、主动调研也好。总之,你知道产品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优化,这样才能保持产品鲜活。另一方面是,你在做的事情,别人也在做,可能比你还做的更快,那么如果是大势所趋,我们就得考虑要不要跟。这点很重要,并不是跟了就对了,很多时候放弃跟进需要更大的勇气。下文第四点,我们继续讨论。
4.趋势是一个产品的命运注脚
人类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或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也许是存在2个无法跨越的限制“预测未来”和“生命结束”。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和价值很多都依托于这2个限制,一旦限制没有了,就会失去意义,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另一方面,我们的祖先和我们都在寻求解决之道。既然“趋势”没法预测,我们还瞎谈什么呢?很有必要,因为我们可以理解过去,也可以结合现代概率论的方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科学决策。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年互联网发生的一些变化,以用户流量转移或流量热点转移为视角。首先是QQ(博客),然后转移到了微信(微博),现在年轻一代更喜欢图片/视频社交,比如抖音、快手等,以至于腾讯之前放弃短视视频业务后,又重新搞起了微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微博新版本也把短视频放在了底部导航(一级流量入口)。对比国外的Facebook发布Instagram,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户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用户时间(参考罗振宇的“国民总时间”)花在哪里,收益就在哪里。我们做一下事后诸葛亮不难看出,最近10年用户的在互联网应用的移动轨迹,其实本质是互联网发展特点决定的,QQ和博客是PC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方式;微信和微博是智能手机时代的社交方式。那么未来在哪里?未来,一定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设备结合5G的性能形成大规模的智能物联网将指日可待。“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许会被另外一个划时代的应用所改写,就像微信改写QQ一样。
历史趋势帮我们发现和理解过去背后的逻辑,那么未来趋势预测可以帮我们判断产品的生命周期。回到创新的话题,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做产品内在的创新,这也是一个产品发展的必经之路,一个公司活着的依靠——把产品做好,获得用户,实现商业价值。那么新的趋势来了,竞品友商跟进了,我们要不要做?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首先是新的趋势或需求和产品的核心用户价值是否相符,相符程度有多少。其次是如果不相符,那么要不要推出新品来抢夺市场,甚至是创建新的项目和公司。顺便说一句,微信就是这么来的。
最后,希望本文可以给千万的产品经理一些启发和思考。也许你是行业的大牛,也许你刚在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Daniel 深圳 2020-03-19